雙邊市場策略及參與度分析(上)

Ching Tien
Jun 14, 2021

原文出處:紅杉資本Two-Sided Marketplaces and Engagement

Photo by Gabriella Clare Marino on Unsplash

若產品要發揮潛力並對用戶創造價值,永續成長是不可或缺的,永續成長能持續幫助產品提高市場滲透率,在「如何打造永續成長的產品」一文中我們有更深入的探討。

理想上來說,你的產品要能夠讓用戶有好的體驗才能創造用戶黏著,這樣的概念就是留存率,它能夠讓你知道你的用戶喜好度有多高,用戶有沒有養成使用你產品的習慣,這些在「產品留存率的深度分析」有詳細的說明。

如果用戶很喜歡且習慣使用你的產品,這就可能是一個黏著性高的產品。黏著度通常可以驅動留存率,但一個成長且留存表現好的產品並不一定要是黏著度高的,留存率的意思是用戶會持續的使用你的產品,而黏著度的含意更偏向是用戶出自於自身的意願而使用產品,不是藉由推播或是其他的提醒。舉例來說 Facebook 的用戶黏著度很高是因為人類對他人生活的好奇心、以及渴望分享的本能。

用戶參與是所有產品成功的核心,隨著用戶的參與度越來越高,產品的留存也能越來越強,最終幫助產品達到永續成長。因此,有系統的理解參與度能夠讓我們更有方向的去優化整體產品的健康。

思考框架

一個通用的思考框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不同類型的組織。很多消費者導向的科技公司可以被視為一個雙邊市場:這些組織藉由讓兩種不同的用戶在產品上互動,來創造整個產品生態系的價值,像是美國運通、 PayPal, eBay, Uber, Facebook, iPhone, WhatsApp, Netflix, Amazon, 以及 YouTube 全部都可以被視為雙邊市場類型的企業。

這些平台存在的原因是源自於市場上需要更有效率的方法來立即媒合需求跟供給端,這些媒介可以讓這些交換更可能發生,並為雙邊創造價值。PayPal 讓信用卡用戶跟銷售端的流程更有效率了;Amazon 讓買家跟賣家更近了;YouTube 和 Netflix 連結了影片創作者跟觀眾;Facebook 連結了內容供給者和內容觀看者。舉 YouTube、Netflix 和 Amazon 來說,這種雙邊市場的模式很廣泛的涵蓋了生產和消費的模型,我們在之前的文章花了不少篇幅介紹相關的分析。

即使有些策略可以通用在不同類型的產品上,有些框架是只能在特定產品的。舉例來說用戶生產的平台(User-generated content,UGC)和專業內容平台(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PGC)在提升用戶參與方面可能就會有不同的策略,我們在下圖提供了這兩種不同平台的比較,UGC 可以用 Facebook 想像,而 PGC 的好例子是 Netflix。

除了類型不同之外,平台的產品健康度也會被生產及消費循環所影響,這個循環也會影響你如何把合適的內容推薦給有興趣的用戶。

--

--

Ching Tien

認知心理學及數據策略背景,有管理顧問、遊戲業、金融科技、房地產科技及新創圈的經驗。著迷於行為分析的資料科學家及產品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