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永續參與的產品

Ching Tien
May 17, 2021

原文出處:紅杉資本Building a Sustainable, Engaging Product

Photo by freestocks on Unsplash

之前我們探討了內容型產品的生產與分享不同內容庫存所對應的產品策略內容排序演算法的設計使用者體驗使用者反饋。在這篇我們會討論整體而言,參與度分析需要考量的地方。

從用戶參與驅動黏著、留存到成長

偉大的產品一天能藉由提供高品質的用戶體驗來多次創造價值。當你能提供用戶「魔法時刻」而且用戶也喜歡你的產品時,他們會更常回來使用產品 — 從每週的工作階段增加,到最後變成日活躍用戶。因為這些活躍用戶同時也是週活躍跟月活躍用戶,他們最終會增加不同群使用者參與度的強度。因此,參與度會驅動黏著度,最終轉化為留存及成長。

在動態消息的生態系裡,要讓使用者參與度提升有以下多種方法:讓內容生產的難度降低、協助用戶與感興趣的內容連結起來、用對的排序來呈現對的內容、確保他們在任何裝置或網路上都可以輕鬆閱讀內容、讓他們可以在產品上與其他用戶的內容互動等等,這個循環如下圖所示。

產品的隱性意涵

社交壓力

隨著觀看人數越來越多,用戶會開始感到有壓力,以至於他們開始顧慮內容品質,不願意分享他們認為品質較差的內容。產品部門需要建立相對應的策略來減低這些壓力,像是讓用戶輕鬆選擇內容的分享對象,也可以在團隊內腦力激盪,看有什麼其他方法可以讓用戶在分享時不會有競爭壓力。

快速變動

動態消息的產品生態系通常最適合用戶快速瀏覽最新且感興趣的消息。當用戶希望自己重要的人生事件可以永久和大家分享時,他們就會希望把日常生活的內容放在「限時動態」這樣的功能中。Snapchat 就是一個最顯著的快速變動實例,這個功能同時也被 Facebook 和 Instagram 採用,有了這個功能後用戶在記錄人生大事時可以留在原有產品功能上,在「限時動態」中會更樂於分享日常生活的小故事。

使用 vs. 生產

當用戶進入「使用模式」時,他會開始花費大量時間看影片、讀文章等等,他生產自己內容的機率就降低了。當產品部門需要量化使用者在使用模式時整體產品的內容會如何減少時,了解這些使用者行為間的代價關係就可以幫助產品做出有效率的權衡取捨。

公司目標 vs. 用戶行為

--

--

Ching Tien

認知心理學及數據策略背景,有管理顧問、遊戲業、金融科技、房地產科技及新創圈的經驗。著迷於行為分析的資料科學家及產品經理。